
二级反渗透设备结构与工艺流程
点击次数:154 更新时间:2025-07-21 返回
二级反渗透设备通过两级串联的反渗透(RO)膜处理工艺深度去除水中溶解盐、有机物及微粒,显著提升产水纯度,广泛应用于制药、电子超纯水及饮用纯净水制备领域。其核心结构及工艺流程如下:
一、核心结构组成
1、预处理单元
•多介质过滤器:填充石英砂、无烟煤等滤料,去除悬浮物、胶体(精度5-10μm),降低浊度与SDI污染指数。
•活性炭过滤器:吸附余氯、异味及有机物(余氯降至<0.1mg/L),防止RO膜氧化。
•软化器(可选):通过阳离子树脂置换钙镁离子(硬度<1mg/L),防止膜表面结垢。
•保安过滤器:5μm精密滤芯拦截残余微粒,保护RO膜。
2、反渗透主机单元
一级RO系统:
•高压泵(压力1.0-1.5MPa)驱动原水通过一级膜组(如CPA3低压复合膜)。
•膜组件排列:常按2:1串联(例:6支8寸膜),脱盐率90%-95%,回收率约75%。
二级RO系统:
•二级高压泵(压力0.8-1.2MPa)将一级产水送入二级膜组(如ESPA2/3超低压膜)。
•膜组件排列:按1:1串联(例:3支8寸膜),脱盐率>98%,回收率约85%。
3、辅助系统
化学加药单元:
•阻垢剂(如FLOCON260)防止膜结垢(投加量1-2.4mg/L)。
•NaOH调节一级产水pH至7.8-8.5,促进CO₂脱除。
UV紫外线杀菌器:254nm波长杀灭细菌(杀菌率>99%)。
清洗系统:含清洗箱、泵及5μm滤器,定期清洗膜污染物。
二、工艺流程
1、预处理阶段
原水经物理过滤(砂滤、炭滤)及化学软化(如需),SDI降至<5,满足RO膜进水要求。
2、一级反渗透
在1.0-1.5MPa压力下,一级产水电导率降至20-50μS/cm,去除大部分离子及有机物。浓水排放率约25%。
3、中间处理
一级产水进入中间水箱,经UV杀菌抑制微生物滋生,并投加NaOH调节pH。
4、二级反渗透
二级RO进一步脱盐,产水电导率<10μS/cm(可达1-5μS/cm),SiO₂含量<0.02mg/L,满足高纯水标准。
5、后处理(可选)
•EDI电去离子:深度脱盐,产水电阻率达15-18MΩ·cm。
•臭氧/紫外线:终端消毒,保障水质无菌。
